近日,我院李建军教授与在读博士生范志昊合作撰写的论文《金融法治建设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基于长期债务融资的视角》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12期。
债务期限结构偏短一直以来是中国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长期负债率明显偏低且普遍面临“短债长用”的问题。长期负债不足不仅抑制了企业的长期投资,同时还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阻碍了企业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制度设计、改善中国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进而支持实体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是亟需回答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金融法治建设角度出发,以各地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设立作为自然实验,结合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金融法治建设与企业长期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审判庭设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长期负债率。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审判庭设立能够通过提高金融案件的司法审判效率与执行效果、降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提高债权人保护水平,从而提升债权人长期债务的供给意愿,进而提升企业的长期负债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长期负债率的上升主要来自于企业长期借款的增加,并且这一效应在银行竞争更强的地区更显著。对比不同改革方式发现,金融审判庭的影响要显著强于金融合议庭。此外,金融审判庭主要影响了企业的负债结构,对于企业的负债规模和成本并无显著影响。经济后果分析表明,金融审判庭设立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短债长用”水平,并且提高了企业的长期投资规模,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揭示了金融法治建设对于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重要影响,为完善中国金融法治体系、优化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撰稿:范志昊
审核:彭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