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园地>>校友风采>>正文
 
 

【校友风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记1990级金融班胡立峰校友

[发布日期]:2014-11-17  [浏览次数]:

胡立峰: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研究部董事总经理(MD) 、基金评价业务负责人、基金分析师、基金慧与基金通app产品经理。1994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金融专业。2001年4月进入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中心,参与组建基金研究中心。2001年12月任基金研究中心副经理。2004年6月任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基金分析师(对内是二级部门经理级)。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任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2007年1月至今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公司职级职等是研究序列执行总经理(ED)。2010年5月18日开始,经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评价业务负责人。2010年12月开始公司职级职等是研究序列董事总经理(MD)。拥有立峰基金研究网。由财经时报与安邦集团进行的我国证券公司研究实力评估项目中,在证券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排名中,在521名具有证券咨询执业资格分析师中2002年评比中名列全国第一。2003年3月被全国金融系统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作领导小组授予2002年度“全国金融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你认为前途光明,那它就一定光明。千万不要在时代给你机会的时候,措手不及。

——胡立峰

大学:站在巨人肩膀,我看到远方

1990年,胡立峰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专业,被问及当初报考中财的原因,他却突然爽朗的笑起来,脸上仿佛突然多了几分少年的稚气。“当年还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这是跟着国家走的,就是想来”。当年从福建老家北上求学,初入校门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坐了48个小时火车的疲惫感全在看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校牌时一扫而光,他娓娓道来的自如更是加深了老校友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也让我们对后面的故事更加期待。

“我成绩一般,中等偏下,但是,我保证自己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入校后,胡立峰并不安心做一个“乖学生”,他发现当时本校编写的学科教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20世纪90年代时,各大学在学术方面形成了“门派之争”,胡立峰便针对每一本教材,都额外找来2-3本其他“门派”的教材潜心钻研,并积极思考其如何与实践相结合。他说最痴迷于樊纲的讲座,还有他的那篇鼓舞人心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尽管当时讲座的地点只是低矮的平房;他说,读书本不如读世界,可以没有成绩,但不能没有眼界,见得多了,自然坚强;他说,当时他最喜欢看陈标武写的西方经济学,那是巨人的肩膀,他要站在上面,眺望远方;但正如胡立峰自己所言,其实他从来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书本非他所爱,对他而言,所思即乃所爱。

正是这种学以致用的淘金式学习方式,使胡立峰更善于捕捉到身边一切新鲜事物,一切在他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会以极强的行动力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1991年10月15日,胡立峰与另一名高年级同学共同成立了中财股票模拟市场,并担任副总经理。在股票这种新鲜事物尚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时,这样的举动当时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胡立峰也因此一时名声大震,并被刊登到金融学院院报上,而当时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大二学生。但正如股票市场从沉默走向兴盛一样,胡立峰相信自己同样有一天,会伴着梦想打拼为一个足够强大的人,而那一天,也许会迟到,但一定会来到。大二下学期,他担任学校经济研究协会会长,几乎每天都在和高年级的师兄们谈论国家最新政策或者经济新闻,活跃在各种本来旨在为高出他两三级的同学们组织的经济沙龙中,很多时候却被周围的同学视为“异类”,不过,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异类呢?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真可谓是叱咤风云,激扬文字,就是青年学生才该谈论国家大事,就是不怕人家笑话!”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鼓励大家不要保守,180多项政策方针拉开又一轮改革大幕,胡立峰知道,时代,睡醒了。

大二暑假,胡立峰组织其他几名同学共同向国家体改委申请推荐信,为他们几名同学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市场研究提供帮助,就这样,这群日后一起“扛枪的战友们”成功的完成了一次精彩的社会实践,也正是从那时起,胡立峰真正开始了他的证券之路,而这条路一走就是23年,也曾铩羽而归心灰意冷,也曾酣畅淋漓挥斥方遒,但无论如何,他乐在其中,不曾回头。

没错,这就是20年前的中财,一个不遥远,也不神秘,但魅力四射的中财。一个可以让师生在课堂上为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思想烈火熊熊燃烧,染红金融界半边天的大学;一个青年学子们与时代脉搏同颤动,与国家金融命运共呼吸的大学;一个包容学生凭借梦想去闯祸,依仗个性去成长的大学;一个养育了一批批社会金色栋梁,推动中国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壮大的大学。“金融体系的建立,是几代中国人的事,中财人身上的历史责任,很重。”

工作:一个人的马拉松

胡立峰现任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中国证监会注册证券分析师,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基金专栏作者、中央电视台二套《中国证券》节目的特约嘉宾,也是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校友会金融分会副会长。身兼数职的他在同行眼中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全中国做证券做得最好的人”。但他却说:“其实我只是一条道走到黑,是做证券做的时间最长的人罢了,不出意外,我还会继续在这个行业里做下去,除非哪一天整个行业没落了。我给大家的建议也是不要一毕业就着急找高薪酬的工作,最好先去基层锻炼一年,我看了很多成功的人,他们的发展潜力都来自于基层的实战经验,因此越往上走也越稳健,威信也越容易树立。而什么样的人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呢?直言不讳,就是那些直接一毕业就被调到总部担任高位的博士生。”繁华三千东流水,但取一瓢爱了解,23年的从业经历赋予了他一种特殊的气质。与其说他是一名敏锐的证券基金分析师,倒不如说他是一个侠客,在江湖上潇洒走一遭,无心插柳柳却成荫,他听命于他的战场,并随时奉陪,扬剑出鞘,毕露锋芒。作为实务从业者,胡立峰的言语中不带半点体制内的冠冕堂皇,每当说起在证券基金方面的进展和创新,他总能开怀大笑,那是一种大多数中年人身上没有的东西,没有饱经沧桑的疲惫感,那劲头就像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一样,不服输,不认命,永远追求着自己价值观中最高尚的梦想。

他说,“当年一毕业面临的工作机会也很多,和我一起在证券行业闯天下的兄弟们也很多,所有人都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这句话不假,可有的人一条路走到一半,又折回选择另一条路,最后只有我一直坚持把这条路走到了现在,千万不要让自己陷于路多了却无路可走的危险境地,认准一条,闷头走下去,那就对了。这么多年来,我都是一个人在跑马拉松”。

2001年4月,胡立峰被调入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同年12月但担任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副总经理。那还是一个吴敬琏在《对话》节目中将中国股市称为赌场的时期,也是退市制度正式推出的第一年。那年,同为中财人的刘姝威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提出质疑,从此卷入一场风波,但也就此掀起了业界人士对金钱与道德的深刻反思。胡立峰也不例外,他深刻认识到证券市场作为国家新兴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他也谙熟游戏规则中隐藏的投机空间与规避监管的可能性。正因如此,他立志做一个有良心的证券从业者,时刻准备和这个正在崛起的古老民族,共担风雨,披荆斩棘。

2002年,胡立峰在由财经时报与安邦集团进行的我国证券公司研究实力评估项目中,从521名具有证券咨询执业资格分析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第一。又在2003年3月,被全国金融系统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作领导小组授予2002年度“全国金融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对于这些当之无愧的荣誉,胡立峰却很少提及,比起这些,他似乎对证券基金市场的大事记更为感兴趣,无论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获得人大常委会的审议通过,还是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都是金融市场螺旋式上升的强力推动,那是一个法治与规范针锋相对的年代,那是一场冒进与创新的震撼博弈,于乱世开太平,于蛮荒绘峥嵘,想必吴晓波先生写过的《激荡三十年》大抵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未来:我们的,你们的,我们共同的

今年是中央财政金融学院1990级学生毕业20周年,而晚会的主题是:青春万岁。一句青春,一句万岁,想起从走出校园到现在已有20年的光景,胡立峰颇有感触。他说道,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就是金融,过去,中国确实在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距离国际竞争的顶级形式美国,还是相当大的差距,未来要靠你们。

有人说中国的金融街就是美国的华尔街,但回归现实中,我们总要打破这样自我陶醉的美梦。首先从科技上来讲,中国的科研创新大部分要考国家拨款,是被动性的“创新”,其中还不乏在经费下发的过程中有虚报和贪污的行为,而且中国尚未将职业教育纳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范畴,学术界与实践常常脱节,企业必须进行二次再培训。此外,中国的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要支持一项计划时,会十分看重你的历史行为,较为保守;相比于中国这种基于过去得出判断的做法,美国人则更注重你的未来价值,只要他认可你的创业想法,他就会尊重你的创意并进行多轮投资。在胡立峰看来,中国的科技创新不够有针对性,而我们未来要做的,就是它更加市场化,变成真正的自主创新。

金融不是商业银行,而是资本市场,是怎样促进资金流动,各层次之间相互支持的问题。胡立峰说自己也正在带领团队研究养老金的问题,美国人的储蓄率看似很低,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将养老金投向了资本市场,既缓解了养老金支付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美国华尔街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而我国养老金研究重点仅限于企业年金范围,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将是一个挑战。因为老去,是我们共同的结局。

关于未来,胡立峰最后说道,要勇于去为全人类事业奋斗,世人笑我太猖狂,你就笑他看不穿。这并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恰恰相反,一个远大的梦想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格局,让他在躁动不安的社会中不为小利得失斤斤计较,谷歌之所以靠风投白手起家,就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要为全人类而奋斗”的理念,这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潜力,因此即便在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谷歌依旧从容淡定,并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优势。

未来,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共同的。

北大,清华,人大,中财

回到母校,看到一张张青涩未褪的稚嫩面容,胡立峰校友同我们分享了他多年的面试经验,财经界的几大王牌院校的学生各有特点,他也为我们做了风趣的“胡氏解读”:

“北大的学生一直坚信,自己是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的。你可以说他们志向很狂妄,但是我还真的蛮欣赏,至少人家能让自己猖狂起来也是本事;清华的学生则严肃了很多,我们要做未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人大的学生会说,我们天生就是共产党的干部学校。到了中财,我们是党和国家财经事业的账房先生,大会计,听起来一下子底气就不足了。业内人士对中财学生的评价就是踏实务实,低调行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身上少了一些锐气,少了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我们的攻击力呢?我们的犀利呢?这其实就是大学精神的不同导向,你在大学期间把自己培养出什么样的气质,才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这也是厚德载物的一种表现,如果一毕业就把自己定位放低,如果自己轻视自己那么别人也很难高看你一眼。”

后记

采访归来,胡立峰校友风趣幽默的谈吐,以及热情洋溢的笑容仍让人倍感亲切。看似特“立”独行,岂知胸怀凌云志,心系一山望“峰”陵。三千弱水皆可饮,但取一瓢沁吾心。



上一条:【校友风采】儒雅干练,平和淡然——访中央财经大学1979级金融班鲁轶校友 下一条:【校友风采】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访中央财经大学93级金融班尤新伟校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