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园地>>校友风采>>正文
 
 

恰同学少年——访中央财经大学80级金融班史原校友

[发布日期]:2014-11-03  [浏览次数]:

借80级校友回校参观访问的机会,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金融学院的史原校友,现任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行长。2014年9月12日,我们和史原校友漫步在中财校园,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看着眼前熟悉美丽的校园,一幕幕属于80年代的青春往事,在史原校友的讲述中徐徐铺展开来。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史原校友不时停下来拍摄校园风光,与老同学合影留念,并为我们讲述这些校园老建筑不为人知的历史和故事。史原校友还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金融教学方面的建议,向我们即将进入金融行业的学子提出了希望与期许。

忆峥嵘岁月,书生意气

中央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文革期间被迫停办,1978年重新挂牌。史原校友正是在1980年考入中财,当时学校复校不久,学习条件极其困苦,教室被卷烟厂占用做了厂房,操场上堆满了高高的烟垛子。据史原校友讲述,到了学校有两个月都没有开始上课,同学们还都以为录取通知书是假的呢。虽然学习条件艰苦,但是同学们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劲头,一心想为百废待兴的国家做贡献。与此同时,当时的课余生活也没有因为艰苦的环境而变得黯然失色,据史原校友的老同学介绍,史原校友是当时金融学院的第一才男,绘画、编导样样精通。史原校友讲他正是通过中国音乐学院在中财的讲座和演出接触了西方古典音乐,他还特意来到中财礼堂前留影,因为在这个礼堂中他们一起排演过话剧,而至今竖立在中财校园中的大烟囱也是他们当年友情与爱情的见证。

当问到为什么选择金融专业学习的时候,史原校友的回答非常的有趣。他说:“因为当时没有人懂金融是做什么的,就觉得金融是一个充满了神秘感的专业。”就是在这种神秘感的引领下,史原校友选择了金融这个专业和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史原校友望着这承载着自己四年青春的校园,十分感慨地说:“虽然学校很小也很破,但是这是人生一段难忘的记忆,这也是历史的印迹与积淀。这种充满了历史感的积淀正是一个真正大学应该具备的。”史原校友希望这种具有人文价值的积淀能够在我们手中代代传承,成为中财的基因。

寄谆谆教诲,砥砺前行

谈到中财金融学院的院风,史原校友认为最大的特点,第一是务实,第二是视野宽阔。他鼓励我们一定要保持这样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学习和工作,更要具有全球视野,从更大的视角思考问题。

史原校友更是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多年工作的经验,谈到了作为青年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对于经济大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金融是经济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作为金融从业者必须能够敏锐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刻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政治政策的变化。其次,要有扎实的金融基本功。无论是货币银行学这样的宏观理论,还是公司金融这样的微观实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慢慢积累。第三,要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金融行业中最重要的还是与人交流,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那么也不能做好金融业务。另外,史原校友还提到,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可能不是学校能够直接传授的,但是在工作中需要运用的方法一定是可以在学校的学习中学到的。因此,他建议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归纳,重视学习方法的积累和掌握。

在我们谈到学院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史原校友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谈到金融学院在金融工程方面应该加大建设力度,打牢数理基础。另一方面,学院也应该强化在金融实务方面的教学优势。史原校友说:“金融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希望金融学院能够数理基础和金融实务齐头并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金融人才。

扬梦想之帆,无限可能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问了一个关于梦想的问题,史原校友的回答颇为出乎我们的意料。他说,他没有梦想。史原校友解释说,没有梦想就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就有了对于未来的无限展望和想象,而不是把自己束缚在某个狭小的领域,过一个自己可以预期得到的人生。史原校友的回答颇具有哲学的思辨色彩,可能有些东西还需要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之后才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史原校友对于我们拥有更为广阔的未来的期望。史原校友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辗转南京、深圳、北京和重庆四地,可谓走过了中国东西南北四极,我想他的工作经历正是他充满了无限可能的人生写照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记者:江瑶 王璐)



上一条:后起之秀,韶令之致——访中央财经大学80级金融王庆丰校友 下一条:激流勇进,宝刀未老——访中央财经大学63级金融2班季兆绮校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