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园地>>校友风采>>正文
 
 

半百雕琢,君子如璠——访中央财经大学63级金融2班姚秀璠校友

[发布日期]:2014-10-30  [浏览次数]:

姚秀璠校友,男,1944年生于重庆。高级会计师,非执业注册会计师。1963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8-1990年,在中央企业冶金建设公司基建财务管理工作。1990-2005年,先后担任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渝中办事处总经理、重庆银行文化宫支行行长。2006-2011年,受重庆市政府之邀,担任重庆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会综合部主任。

有斐君子,如珪如璠。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词句来描述对面这位校友,十年甘肃,十年江西,二十五年重庆,从建设公司到信托公司,从水泥工到银行行长,几十载的风雨磨砺,造就了姚秀璠校友这样一位谦谦君子。他的经历和他对于人生的感悟,是永远值得我们青年人深思和学习的精神财富。

勤奋少年,初露锋芒

人生总是伴随着各种机遇和选择,但这也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1960年1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的基础上,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作为直属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唯一高校得以成立。在招生模式上,也改变了以往直接从各个机关抽调干部进行培养的方式,开始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金融学全日制本科生。姚秀璠校友就是在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去不久,全国经济都很困难。很多人没有抱着能够考上大学的想法,只想如果考不上就找份工作补贴家用。“61-63年,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我本人家庭也比较困难。高中毕业就参加高考,也没想过能不能考上大学,但恰恰那时候就考上了。”

他选择报考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高中班主任的影响。他就读的重庆一中,是当时重庆市的重点高中,而姚秀璠校友学习勤奋,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所以老师对他非常有信心。“当时我们班主任就让我填这个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结果还真来通知了,就这么阴差阳错地上了大学。”

感恩母校,感怀师恩

谈起母校,姚秀璠校友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他还清楚地记得刚来北京报到时自己无比激动的心情,当时母校的样子更是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那时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大部分校园就是一个花园式的四合院,四合院后面是教学楼,整个校园非常简朴、幽静,非常适合专心学习。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教育,使他终生受益,所用的一些课本,他都珍藏至今。

当时来报到没有路费,多亏政府给他提供补贴。生活方面,每个月每个学生按照家庭情况不同,享受不同程度的奖学金。他享受的是12.5元的奖学金,生活上的保障使他的学习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他一直都非常感激党和政府,感激母校的照顾。“我总觉得我这一生能有机会上大学,是靠国家,就像你们现在的大学生,国家是自始至终对培养学生很重视,致力于把人才培养好。”他这样告诉我们。

在问到学校对他影响最大的方面时,姚秀璠校友非常感慨。他认为学校的培养,使他青年时代就开始具备了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意识。无论手中有多大的权力,都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来没有想过利用国家或者单位的钱为私人谋利益。同时,他还提到了当时的许多位恩师,有很多都是老干部,他们当时的廉洁自律使他终身难忘。

半生磨砺,我心无悔

1968年,姚秀璠校友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毕业。根据当时中央“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的号召,他被分配到甘肃省冶金部下属的一家企业,参加国家重点三线建设。刚开始的工作就是去基层做水泥工,虽然工作很苦,但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为国家做事情,没有任何怨言”。水泥工做了一年之后,由于专业的关系,他又被提拔到财务科,刚开始做出纳会计,后来由于工作优秀,又一步步被提拔。由于单位搬迁的缘故,他在甘肃和江西分别干了十年。随后他凭借良好的专业背景作为金融人才被重庆钢铁公司引入,从此回到了家乡重庆,后来被派到公司控股的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渝中办事处做老总,几经曲折,回到了金融业。

在信托投资公司中他所接受的专业培养开始发挥作用:公司经营运转良好,资产保值增值,股东回报率也比较高。2000年初,公司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建制改制到银行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重庆银行专门的一个支行。姚秀璠校友凭借对中小企业的丰富经验,在2005年退休以后受市政府之邀在重庆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会担任综合部主任,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直到近两年,才真正开始休息。

谈到工作经历,姚秀璠校友最深刻的体会是“这条路我走对了”。由于文革的关系,他毕业之后没有马上进入金融业,但是基层工作的磨练让他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后来经手的企业财务工作使他对企业的运作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早期的基层历练和丰富的人生积淀,为他后来从事金融行业提供了很大助力。金融方面的专业背景与企业方面的经验完美结合,让他在之后的工作中非常得心应手。

校友之情,此情最真

在姚秀璠校友看来,他一生的工作事业同校友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校友情比什么都要亲”。多年以来,他热心于中央财经大学校友会的建设,重庆校友会最初的筹建及发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这次来北京的日程中就有重庆校友会的工作安排。同时,他也连续多年担任重庆校友会秘书长的工作,学校的校庆或者聚会他凡是能来就一定不会错过。

姚秀璠校友的愿望是校友会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老一辈多给年轻一辈指导和提携,整个校友会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相互交流感情、交流学习、交流工作,甚至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一个毕业生分到一个新的地方,两眼一抹黑,有很多事情就要靠校友去帮助。校友会就可以发挥作用,对你的事业不说完全帮助,至少会起促进作用。有什么事同学商量一下,或者有什么困难大家帮助一下,你就少走很多弯路”。

谆谆教诲,殷切期望

在被问到对现在的后生晚辈有什么建议和嘱托时,姚秀璠校友针对知识与实践两方面向后辈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一个是掌握专业知识。在参观了学校的本部及沙河校区后,他对学校给我们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印象深刻,嘱咐我们在学校要把握好学习知识的时光。“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在你们进入社会的时候,也许不一定马上用到,但是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工作还是很有用的,一定要把专业知识掌握好。”

另一个是重视实践,重视基层锻炼。他叮嘱年轻人一定要重视实践,学习再多的知识都要落实于实践。他毕业后二十年来东奔西走,为后来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没有前期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如果对公司运营及财务资金流动、资本运作不甚了解,必然难以开展工作。同时,他告诫毕业生,虽然母校声名远播,也不要因此自视甚高、好高骛远,只有从基层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会有所收获。

在采访的最后,姚秀璠校友嘱咐年轻人要正确对待人生的逆境,不要被暂时的困难打倒,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你比方说我当水泥工,一干就是一年,后来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能把它克服了。先有苦后有甜,人生就是要有这么一个思想准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记者:张灵玉 王辉 鲍轶群)



上一条:忆人生,正青春——访中央财经大学63级金融2班李福山校友 下一条:自反而缩,文武之道——访中央财经大学63级金融2班张斌校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