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春风度玉门。2023年8月,我院商有光副教授响应国家号召,怀揣“国之所需,心之所往”的信念,只身前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开展教育援建工作。两年来,他以368课时的倾情讲授、多次金融专题讲座的智慧火种,在祖国西北边陲谱写着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动人篇章。

在克拉玛依校区的三尺讲台上,商有光老师先后承担了本科生《金融学》《投资学》《投资银行学》以及硕士研究生《金融机构与市场》《公司金融》《国际金融专题》等6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带领学生深入独山子石化等企业调研,指导学生完成的《“双碳”目标下油气企业绿色债券设计》课题荣获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二等奖。“我们要培养像红柳一样,既能扎根边疆,又能眺望世界的金融人才”商有光老师在修订金融专业培养方案时特别强调。

作为青年教师导师,商有光老师采用“三维成长计划”悉心指导2名青年教师,每周组织教学研讨,每月开展课题指导,每季度安排企业实践。他还指导14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审核7名MBA学生的开题报告,担任多项创新创业大赛评委,为克拉玛依校区金融学科建设注入新活力。

金融活水润边疆,要像坎儿井一样既滋养地表,更浸润深层。商有光老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农行兵团支行、新疆银行业协会等单位举办《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等多场专题讲座。他指导设计的“棉花收购仓单质押融资方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思路,提出的“油气产业数字金融走廊”构想被纳入《北疆能源金融改革方案》。

当夕阳为克拉玛依的抽油机镀上金边,商有光老师常常望着天山雪峰吟诵“此身愿作天山雪,润得桃李满边关” 。这位把办公室命名为“胡杨斋”的援建教师,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戍边”的深刻内涵,用金融智慧浇灌着边疆教育的希望之花。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马院
审核: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