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观点>>正文
 
 

【尹力博】对冲通胀风险的战略视角与微观选择

[发布日期]:2015-11-15  [浏览次数]:

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2015年第3期 尹力博、韩立岩

通货膨胀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焦点。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的内源性和世界经济的外部冲击的角度,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通胀风险都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一方面,在后危机时代,受美国、欧洲金融监管政策调整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投机资金流向监管相对宽松的新兴经济体,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推高了相关经济体的资产价格膨胀和货币扩张。中国通胀同时受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冲击,输入型通胀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尹力博和韩立岩[1])。张成思[2]研究表明全球化对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动态机制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上全球化因素显著超越了国内产出缺口。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接近刘易斯拐点以后工资率的持续上涨、中国进口资源依存度的持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不均衡和银行服务业的高度垄断也会促使中国通胀长期化。既然通胀风险不可避免且长期存在,我们就要有战略对策和长期措施。在这个背景下,针对如何控制通胀风险从战略与微观视角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因此,针对通货膨胀风险对冲问题,本文的解决思路是以盯住通胀率为目标,由微观主体通过对商品期货主力合约的滚动投资构建具有通胀保护功能的商品期货投资组合,并实现大宗商品资产战略性配置。如此形成长期战略安排,形成宏观引导的市场行为。其战略价值具体表现为:其一,以盯住通胀率为目标实现大宗商品期货滚动投资,能够有效对冲由外部价格冲击引起的输入型通胀风险,形成长期价格稳定机制,降低国民福利的损失;其二,进行商品战略配置能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的同时,遏制外部投机力量炒作大宗资源类商品,形成以商品期货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宗商品战略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产业持续和稳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不足,确保商品资源的安全供给。自2004年兴起的商品指数化投资之所以成为跨国企业和长期机构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模式,正是商品资产的资源保障与通胀风险对冲功能的价值所在。据此,服从控制通货膨胀风险的长期战略目标,商品的指数化投资应当成为中国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海外投资的主要模式。

样本外追踪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多阶段随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所构建的大宗商品期货投资组合在较长期的投资过程中,能够以较低成本跑赢CPI,从而保证获得高于通胀率的较稳定的超额投资收益。对通胀保护能力的检验结果表明,商品期货投资组合不仅可以对冲预期通胀,而且可以对未预期通胀提供更大的保护能够有效对冲通胀风险,有助于建立长期价格稳定机制。

控制通胀是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目标,因此要有战略视角和长期安排,尤其是要形成优化的微观机制。一方面,以主权财富基金等国有控股的机构投资者,带头开展商品期货的战略性投资,带动其他微观主体主动构建对冲通胀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关键商品的具有动态调整能力的藏富于民的战略储备体系,在必要时影响国际大宗商品的交易行情,平抑其价格的过度波动。



上一条:【尹力博】公众预期与量化宽松政策的冲击效应——来自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证据 下一条:【姜富伟】经济变量对股市波动率的预测能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