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礼卿教授、王雅琦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瑶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合作撰写的论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效应再研究》在《世界经济》2025年第2期发表。
如何准确评估汇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是学界和政策制定部门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本币贬值为例,一种常见观点认为本币贬值对经济具有扩张性影响,出口企业可增加资金来源,进而刺激投资。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汇率变动对企业金融渠道的影响,未考虑汇率变动通过外币融资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后果。已有文献表明,中国企业货币错配现象十分普遍,对这些存在货币错配的企业,汇率变动的金融渠道作用可能相较贸易渠道更强。此外,中国对外金融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叠加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企业债务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未来人民币贬值将恶化持有外债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给企业投资带来不利影响。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发行外币债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对准确评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投资能力的影响,进而全面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文章在理论上探讨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外币融资后受到的汇率变动风险,并使用2000-2020年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外币债券发行数据和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人民币贬值对中国企业投资产生负面资产负债表效应,而人民币升值则产生正面效应。其次,汇率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存在异质性,即在违约可能性较高的企业中和全球资金流动性较低的时期,本币贬值(升值)对投资的负面(正面)效应也更为显著。再次,汇率变动的资产负债表效应主要通过企业的外部融资机制和现金持有机制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最后,汇率变动的资产负债表效应不仅会影响发行外币债券的企业,还会通过行业内和上下游行业的溢出效应,对未发行外币债券的企业投资产生影响。
文章的政策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在进行国际融资决策时,要高度重视汇率变动的影响;其二,从宏观角度看,随着双向金融开放的扩大,跨境资本流动不断增多是大趋势,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有关部门在制定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时,应高度重视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复杂影响,包括对企业投资扩张或收缩产生的影响。
撰稿:王雅琦
审核:彭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