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至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什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如此迅速?它可能产生怎样的经济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与收益如何衡量?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亟待回答。金融学院张礼卿老师与陶坤玉老师的文章The Economic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发表于Asian Economics Papers,2016, Vol. 15, No. 1, Pages 104-123)详细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特点;深入分析了这一进程的收益与成本;基于主要国际货币的历史经验,构建了“规模-流动性-可信度”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最后给出了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这一时期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地位的迅速上升;第二,始于2009年的一系列金融服务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举措;第三,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第四,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这些国家的巨额贸易逆差;第五,美元等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动荡与贬值。
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兼具收益、成本和风险。其收益包括:降低中国企业外汇风险、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减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海外扩张、获取国际铸币税、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灵活性和降低对美元依赖等等。其永久性成本包括: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使用空间以及对国际社会背负更多的责任。从长期趋势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有望大于其成本。但在过渡期,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较大的风险和成本。这是因为,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求金融部门进行更大程度的改革和开放,而如果准备不足很可能引发金融动荡。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人民币国际化将停滞甚至倒退,整个国民经济也会面临考验和付出代价。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基于主要国际货币的历史经验,作者建立了“规模-流动性-可信度”的分析框架。其中,“规模”主要指本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额和金融市场规模在全球的相应份额;“流动性”是指本国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可得性,特别是国库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可信度”是指本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宏观政策的纪律性、国际收支和本币的稳定性、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央行的独立性、金融监管的稳健性,以及国内政治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健康程度等。
作者认为,我国在未来仍然面临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与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需要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任何政策上的失误或者国际环境的剧变都可能会阻碍这个进程甚至使其倒退。基于“规模-流动性-可信度”分析框架,作者提出了若干稳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第一,我国需要在未来十几年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和较强的外贸部门;第二,加快金融部门改革,渐进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从而扩大金融市场的规模并增强其流动性;第三,完善政治和法律制度;第四,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加强国际与地区间的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