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彭俞超副教授、朱菲菲讲师、博士研究生吴琬婷,以及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马思超讲师合作的论文“Bank Liquidity Hoarding and Corporate Maturity Mismatch: Evidence from China”在国际金融期刊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SSCI Q1)在线发表。
文章利用2012年至2020年间,中国634家A股上市公司和12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了银行流动性囤积对企业期限错配的影响。文章创新性地使用上市公司贷款公告数据构建了企业层面经过贷款额度加权的银行流动性囤积指标,并且使用该指标来衡量企业对银行流动性囤积冲击的暴露程度。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对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暴露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活动的期限错配。通过借用201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协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外生冲击,文章使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对研究问题中的内生性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在冲击之后,与对流动性监管有更大风险暴露的银行存在借贷关系的企业会更加明显的提升自身的期限错配水平。渠道分析显示,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缩短企业的贷款期限或减少长期信贷的比例,从而加剧企业的期限错配程度。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内部融资能力较差,或者处在竞争较激烈行业中的企业来说,银行流动性囤积对企业期限错配的影响更为普遍。
文章具有以下三点贡献。首先,作者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详细的贷款公告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了贷款加权流动性囤积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银行的流动性囤积对企业期限错配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第二,不同于之前学者们从需求方的企业特征和外部制度环境角度解释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形成原因,文章从信贷的供给方,即银行的流动性囤积角度,挖掘了企业期限错配的重要因素。第三,不同于国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证据,中国上市公司的期限错配更可能是企业应对商业银行金融压抑的一种被动选择,而非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主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