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姜富伟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靳馥境助理教授(我校博士生毕业)、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唐国豪副教授(我校博士生毕业)合作撰写的论文《优胜劣汰还是逆向选择——基于上市公司质量与股价表现关联的研究》近日被《管理科学学报》拟录用。
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在我国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近年来,上市公司经营和治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仍较突出,与我国推动经济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严重不符。因而,如何评估上市公司质量,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是优胜劣汰还是逆向选择的结果,不仅是投资者的关注点,也是监管层关心的焦点问题。
本文使用90多个财务指标等高维数据和多种计量方法提取基本面信息,对上市公司进行质量评价并构建综合质量指数,研究上市公司质量指数与股票表现的相关性,以此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对基本面质量的定价效率和发展阶段,检验“优胜劣汰”还是“逆向选择”两大备择假设。我们还从行为金融和宏观经济周期两个视角,探索公司质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入理解质量溢价现象。
具体而言,本文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策略、潜在价值和安全性五个方面的94个公司基本面指标出发,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珐玛麦克白回归法、预测组合法、缩放主成分分析法、标准化法和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本面综合质量指数。结果发现,基于偏最小二乘的综合质量指标,与股价表现关联性最强。相较于绝大多数单一基本面指标,投资者通过该综合质量指标构建多空对冲投资策略,获得的收益更大、更稳定。该投资策略在控制公司账面市值比后仍然显著,但属于小盘股投资策略。据此通过检验经济机制发现,有限套利、公司决策、市场情绪和经济周期,有助于理解质量溢价,但基本面质量的预测能力不受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由偏最小二乘构建的综合质量测度显著优于以往文献中的综合质量指标,质量投资策略的盈利性高于市场指数,同时在极端市场条件下也可获得显著的收益。综上,我国股票市场已进入优胜劣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本文结合高维数据和偏最小二乘法等现代金融科技手段,为上市公司质量评价和测度以及基本面驱动的价值投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中国股票市场质量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有效性补充了实证证据。此外,本文注重对价值投资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理解与分析,创新性的引入文本情绪、年报可读性等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开展经济机制检验,较全面的分析驱动上市公司质量溢价的经济理论机制。本研究对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资本市场和宏观金融、经济稳健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