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学术活动>>正文
 
 

学术文化节讲座第9期

[发布日期]:2015-11-10  [浏览次数]:

一.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15年11月11日下午,15:00-17:00,沙河校区西区主教505

二. 主讲人介绍

薛力,政治学(国际政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对外战略、中国外交、海洋政策、能源政治、南海问题。出版作品《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有《“马六甲困境”内涵辨析与中国的应对》、《“一带一路”面对的外交风险》、《“一带一路”折射的中国外交风险》等多篇文章刊登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刊物。过去一年多围绕“一带一路”问题,在《世界知识》、《南风窗》、《中国日报》、《金融时报》中文网、the Diplomat(外交学人)等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三十多篇中英文文章,参加相关部委咨询活动,出席不少相关会议并举办多场讲座。

三. 讲座内容摘要

新一届中国政府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未来十年对外关系的顶层设计。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战略呢?这与中国梦有关,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像汉唐时代那样。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从周边开始。作为崛起的大国,身份与利益的调整乃至重构是普遍现象。新一届中国政府推出“一带一路”倡议,表明中国的身份与认同发生了变化。地理上,从“东亚国家”调整为“亚洲中心国家”与“欧亚大陆东端大国”。利益追求上,本届政府的使命是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即把中国从“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大国”。这是一个主要针对亚欧大陆中东部国家的拓展战略,旨在从经济上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进而成为亚欧大陆公认的带头大哥。与内政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不同,这一战略成功与否,需要沿线国家的支持与配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国外交,主要是指针对美国、日本、欧盟、苏联/俄罗斯等国家的外交,这些国家或者综合实力强于中国,或者经济实力强于中国,或者军事实力强于中国。随着中国实力地位的提升,现在中国的大国外交,是指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的中国,对上述国家以及巴西、印度、南非等区域大国的外交。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将发生变化。表现为:美国依然是重点,但重要的程度下降,而中国周边国家的重要性上升,“周边”作为整体的重要性已经不逊色于美国,从可改进的空间角度看甚至超过了美国;周边国家中,俄罗斯、中亚、东盟的重要性上升,韩国与日本的地位相对下降,尤其是日本;东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个枢纽地区,其内部成员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性将出现分化。

周边国家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针对这个战略,中国的周边外交又发生了哪些调整与变化?薛力博士曾就此问题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新疆等多个地方讲座或者讲课,现场听众反应都非常热烈,而且提问踊跃。薛力博士这次在中央财大与学子们分享了他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体会,共同探究“一带一路”。



上一条:卓越金融学子大讲堂(16) 下一条:卓越金融学子大讲堂(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