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2-10-12  [浏览次数]:

10月8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以《中央财经大学牵头东中西部高校解决人才培养“资源均等化”问题——跨校虚拟教研平台拓展金融专才培育》为题,报道我校跨校广义虚拟教研平台建设成效。

中央财经大学牵头东中西部高校解决人才培养“资源均等化”问题——跨校虚拟教研平台拓展金融专才培育

为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均等化”问题,近年来,中央财经大学通过构建数字化本硕博人才贯通机制,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共同打造基于“五力”提升的跨校广义虚拟教研平台,形成了“共建—共验—共享”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探索新途径。

在跨校广义虚拟教研平台机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育人思政导向力,名师团队领航力,金课集群聚合力,学生卓越创新力,学科核心竞争力”建设与提升的专业教育发展新理念。

其中,育人思政导向力确保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方向,名师团队领航力是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引擎,金课集群聚合力是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学生卓越创新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维度,学科核心竞争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

建成的广义虚拟教研平台包括3个层级,基础层为共同教育项目和标准的沉浸式实验项目,中间层为跨校同类课程建设共同体和一流课程团队,外围层为联盟、专业协作组机制,分别发挥创新人才培养、一流课程建设和育人模式共享的功能。

其中,核心是基于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平台的教研网络,起步于2015年培养北京建设“四个中心”所需要的科技型高水平金融人才而建立的六校联合跨校虚拟教研室,经过5年多的实践,逐步纳入东中西部15所高校共建金融科技虚拟教研室,并获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

而虚拟教研室平台场景搭建在“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实验室,基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广东金融学院的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各校在课程思政虚拟仿真、金融安全场景化教学以及银行决策沙盘实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跨地区、跨校教师团队联合沉浸式教研活动。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表示,共建跨校广义虚拟教研平台解决了高校各自为战、教学资源浪费的问题,为所有合作院校的师生提供了无差别的教学研究体验,实现了教师团队互鉴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共验、资源共享共献,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新理论和新实践范式。

近年来,这一平台在北京市属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获得应用,通过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教研平台、智慧教学系统等,为北京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人才培养赋能。

在全国金融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建设中,平台通过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向全国高校开放,并实现了联盟高校之间的均等教学体验和共同认证。通过京津冀学分互认机制,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共同使用和体验。

此外,平台还承担了“金融科技数据科学实验平台”“中国金融学知识体系构建及教研资源平台建设”等教育部产学研项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硕士项目,并与广东金融学院及广州黄埔区、越秀区政府共建金融硕士培养的政产学研协作新模式。

近年来,协作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果。平台建设院校20余名研究生撰写的案例获评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教指委优秀案例,在校研究生深度参与国家金融安全与大数据实验室建设,多篇建议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纳。

李建军介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协同共建院校发挥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的引领作用,以平台3门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辐射带动基础层面合作院校进行教学互补,将中国人民大学与人民日报共同建设的数字思政、数字中国文化课程纳入平台,结合虚拟仿真等数字技术创新思政育人模式,不断提升育人效果;通过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出版,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提供有益经验。


 



上一条:加拿大温莎大学安云碧教授做客我院经济与金融名家论坛第110期 下一条:我校召开《中国金融史》再版座谈会

关闭